Day 1. Arrival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三點多,抵達倫敦,倫敦以她最著名的雨迎接我們的到來,毫無保留地讓我們感受她最經典的面貌。親愛的,我以為我會厭煩下雨,妳知道我有多討厭台北濕濕冷冷的雨天,但令我訝異的是,倫敦的雨並未帶來我絲毫反感,甚至讓我帶著愉悅擁抱這場小雨。能將陰白的天空與濕冷的雨下成如此詩意浪漫的城市,我想也只有倫敦了。
在倫敦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不是雨,而是語言。噢沒錯,語言。我以為作為使用英文的國家應該溝通毫無障礙,然而其實我們遇到的許多服務人員許多是阿拉伯裔,或像是義大利等各種異國餐館裡服務的拉丁裔,他們的英文又快又帶著諸如彈舌音或捲舌音,時常我只能與一起和我旅遊的夥伴回以緊張呆滯的神情請求對方再說一次,更多時候是雞同鴨講答非所問,導致我們接機的司機花了一番功夫才與我們匯合,因為我們各講各的所在地點卻彼此都聽不懂,著實令人哭笑不得。
我們在足以打濕衣服的小雨中抗著15公斤重的大行李箱找到了預定酒店,這間含早餐的便宜酒店是一名來過倫敦自由行的友人推薦給我們的,然而抵達飯店前我們雙雙駐足與傻眼,飯店外圍以史萊姆綠色燈光打照圍牆,還真有點萬聖夜搞怪氣氛,差點以為我們被友人惡整了。我們啼笑皆非地進去登記入住,順便提醒妳,親愛的,下次出國記得先抄一下國內住址的英文翻譯,Check-in時會用到。還有,英國的一樓是Gound floor,二樓是First floor,與一般我們的層數命名不同,要注意避免誤會。
(「...Can we write the address in Chinese?」我們掙扎問。
「Unh...No.」櫃檯殘酷地回答,我們只好生無可戀地掏出手機立刻搜尋郵政翻譯。)
房間比預期的小,要塞兩個大行李箱有點擠,如果單人或是兩個三四天自由行的小行李箱應該是剛好。這是我對這間唯一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扔下行李,出外覓食,順手隨便買了一把5英鎊的傘,希望之後不會一直都是雨天。我們隨意找了一家義大利餐廳Villa Rosa,點了英國最有名的Fish & Chips,還點了一個義式薄餅披薩,只是沒想到Fish & Chips這麼大一份,有些後悔點了披薩。希望店家不要懷疑他們的食物不好吃才剩這麼多,因為他們的炸魚真的鮮美柔軟,好吃。服務生小姐對於我們倆點了熱可可而不是咖啡的決定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說時在親愛的我也有點遺憾,因為看見吧檯給隔壁桌端上的卡布奇諾咖啡挖上了一大匙輕盈蓬鬆的手工現打奶泡又撒上厚厚的肉桂粉著實令人心生動搖,然而好不容易在飛機上調了時差,怕喝了咖啡因等等回飯店又睡不著,我們只好堅持以熱可可暖身,努力適應倫敦的冷雨帶來的溫度。
Day 2. Soho
一醒來拉開窗簾,還是陰雨。我們只好無奈地享用完飯店早餐(英式早餐:厚培根、荷包蛋、炒磨菇、燉豆、燉番茄,還有果醬烤土司、紅茶與鮮奶,來英國早餐當然要喝茶!),撐著傘,去地鐵站前往蘇活區的大英博物館。
(「Apricot 是什麼口味的果醬?」「杏桃。」「為什麼妳會知道?!」)
親愛的,Magnificent是我看見大英博物館後第一想到的形容詞。恢弘,巨大,高聳的灰白色建築,希臘還是羅馬式的梁柱?妳知道我總是分不清。總之就是非常神殿風格,與其說是博物館,不如說是個宮殿,屋頂下雕刻著希臘史詩般的神祇雕像,精緻的甚至以金箔裝飾。我們跟著隊伍,入場租借了語音導覽,開始尋找妳推薦我買旅遊書《樂活導覽》裡的路線,從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刻滿埃及象形文字的石棺、以三種文字解說的羅塞塔石碑……一路到亞述的壁畫雕刻、希臘帕德嫩神殿的殘骸、眾多失去頭部的神像、沐浴中的維納斯雕像……阿茲特克的玉器與祭祀用品、鑲嵌綠松石的真人骷髏頭骨……亞洲玉器首飾……歐洲近代藝術品……又回到美索不達米亞的陪葬品與埃及木乃伊與死者之書。說真的,親愛的,饒是喜歡看展的我,在離開大英博物館時,都已經雙腿發軟、審美麻痺了。
(而且我上述的還只是節選展廳,我們已經跳過一堆亞洲和現代歐洲的展品,不然真的看不完呢!)
中午走出博物館外,已是蔚藍放晴的天空,收起傘慢慢走到蘇活區的Flat Iron牛排餐廳,領號碼牌,先走去尼爾式庭園,非常粉彩色調的小巷,拍完照,再走回Flat Iron享用午餐。美味的烤茄子軟爛皮肉分離,特製主廚Fred蕃茄醬帶著辛香微辣卻酸爽開胃,沾上煎至五分軟嫩的牛排不消片刻便盤底朝天。
午餐後,我們又走去科芬園,觀賞了一名街頭藝人的雜耍表演,他邀請了一位女士嘴裡叼著一根火柴,接著以溜溜球摩擦火柴點燃。拐彎走進宛如在車站建築物內的市集Apple Market,陳列的攤位與原創手工藝品,與台北的花博原創市集氛圍有些相似。我們在這繞了兩圈,純粹window shopping不打算購物,感受一下市集的氣氛,便移動至下一個景點,萊斯特廣場與特拉法加廣場。
萊斯特廣場說是廣場不如說是戲院街街角:貼著一排音樂劇海報的劇院與售票亭,我們Day5看的音樂劇獅子王就在這附近。
而特拉法加廣場則是一個階梯式的廣場,廣場背對著階梯上的雪白的國家美術館,廣場中心有著兩座噴水池,最突出的標誌是高聳53公尺的紀念柱,紀念柱底部四個方位有巨型銅獅子,還有許多活力十足的孩子們嘻笑爬上去與獅子合照。
我們接下來原本要去不遠處的福爾摩斯酒吧,然而今日酒吧已經被包場,我們臨時查了一間名叫Belgo的比利時餐廳,特色菜是燉煮淡菜,我趁機傳授了友人在電視上從國外生活頻道美食節目學來的如何優雅吃淡菜/蛤蜊/貝類的小技巧:先犧牲第一個淡菜,吃掉它後,將這顆犧牲者的殼當成夾子,把其他淡菜的貝肉從殼內夾出來!如此我們極度效率地吃完一整鍋淡菜,鍋底甘甜順口的湯也近乎喝的精光。
(「妳是從哪學到這技巧的?」「國外美食節目啊,他們什麼都教。」「......我真的也該多看國外的生活頻道了。」)
Day 3. Westminster
持續的晴空,希望之後的天氣都能維持這般美麗。早晨氣溫大約五度,但等到中午太陽高升時又回暖到十五度,幸好我聽從妳給我的建議準備了洋蔥式穿著。
這一天是我們的西敏寺日。在排隊進入西敏寺前,我們拍了不遠處正在整修中的大笨鐘,被鷹架包覆到幾乎看不見原型,頓時讓人對於迪士尼彼德潘的大笨鐘產生童年破滅。
至於西敏寺,若說大英博物館是恢宏壯麗,那西敏寺則是更加華麗精緻的哥德式教堂。巨大的彩繪玻璃與繁複花窗雕刻,天花板與拱牆上的天使像無一重複,而走進西敏寺內部,一尊尊墓碑天使像與人物雕像,訴說一則則立體故事。地板上的石碑鑲嵌著無名騎士與貴族們的一生,親愛的,我可以感同身受妳當時的無言以對,因言語也無法形容我這一刻的震撼:我們走過科學家——我們就佇立於偉人的遺骸之上!——焦耳、虎克、法拉第、馬克斯威、牛頓、還有今年剛過世的霍金!他就被葬在牛頓旁,因他的成就足以使他與牛頓並肩共眠,地板上幾乎看不出是嶄新的石磚上刻著他的方程式,還繪以黑洞,象徵著他的成就。
除了科學家們,這裡也葬著英國首相與君主們,例如邱吉爾(冷靜,親愛的,我知道妳不欣賞他,事實上我也是),還有一堆我已經忘記順序的亨利與愛德華,最著名的應該是伊麗莎白一世與她姊姊血腥瑪麗合葬在一起。對,想必親愛的妳看到時也嗤之以鼻。我完全能想像伊麗莎白在墳墓裡打滾,或者成日與瑪麗掐架的畫面。這裡還葬著另一個瑪麗,就是蘇格蘭的瑪麗,伊麗莎白當時為避免蘇格蘭的瑪麗爭奪英格蘭的王位而處決了她,然而我們都知道伊麗莎白未婚也無嗣,她的王位最後由蘇格蘭瑪麗的兒子詹姆繼承,我強烈懷疑詹姆是為了報復殺母之仇才將伊麗莎白與她討厭的姊姊血腥瑪麗合葬在一起。他為母親瑪麗打造的神龕甚至勝過伊麗莎白的華麗,還稱蘇格蘭的瑪麗才是真正的英格蘭女王,這讓我不禁唏噓,即使死後才能逞口舌之快,歷史史書依舊只記得伊麗莎白生前將英格蘭領導至強盛的事蹟,又或者這連婚姻與子嗣都不留的獨立女王,其實根本不在意這些身後之名呢?
(噢對了順道一提,都鐸王朝裡,只有伊麗莎白與瑪麗那個花心的爹亨利八世沒葬在西敏寺。然而整個倫敦還有後面我們去的劍橋與牛津,走到哪都可以看到亨利八世的肖像。這傢伙死前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所以花了不少錢蓋學院和教堂,企圖做一些好事好讓自己可以上天堂,導致走到哪個古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除了象徵英格蘭君權的西敏寺,很諷刺對吧?)
走完君主神龕後最後是詩人角,著名作家有狄更斯長眠於此,作曲家韓德爾也是(我都忘了他其實不是英國人),他的雕像拿著的樂譜還畫上最著名的一段曲子哈雷路亞。其他還有莎士比亞、珍.奧斯丁、勃朗特三姊妹(妳可能會忘了她們的名字但一定記得她們的作品:夏綠蒂的《簡.愛》、艾蜜莉的《咆哮山庄》、還有安妮的《荒野莊園的房客》,是的我也是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簡.愛》與《咆哮山庄》的作者是親姊妹,說實在我也很震驚!)等作家們的紀念碑,他們並不葬在此,僅做紀念立碑。
下午原本想參觀白金漢宮,但走出西敏寺已經快兩點半,用完午餐抵達白金漢宮時已經四點多了,預計看不完展覽,於是決定最後一天預留的彈性日再回來看展,畢竟內部國事廳的開放只有夏季特定月份,正好我們趕上了,便不想錯過。與白金漢宮的鐵門欄杆合照後,我們延著林蔭大道,穿越威靈頓公爵的拱門,凱旋門式的大拱門上的女神銅像高舉桂冠,手拉戰車,不知為何讓我覺得有些熟悉感。也許親愛的妳會有印象?
繼續延著綠蔭向前,即是倫敦最著名的綠地海德公園。我們延著垂柳與花叢漫步,經過Serpentine Lake時讚嘆陽光的愜意。湖畔咖啡上的人們悠閒放鬆,人手一杯清涼的啤酒,與朋友愉快聊天,或曬日光,或與孩子們餵食優雅游過湖面的天鵝海鷗鴨子與鴿子。我可以明白,為何這裡是十八、十九世紀裡,或是珍.奧斯丁書中男女主角們的約會聖地了。
我們走到位於海德公園與肯辛頓公園交界的阿爾伯特紀念亭,是維多利亞女王為紀念她死於傷寒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所建。立於阿爾伯特親王雕像上的涼亭本身是哥德尖塔風格,高大的紀念壇四角有著非洲、亞洲、歐洲、美洲的文化雕塑。就一個涼亭而言,它鬼斧神工到足以讓人為之讚嘆。
涼亭面對著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附近還有著許多博物館,例如自然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皇家音樂學院等等。由於時間緣故,我們沒有進去,只將美麗的磚牆外圍努力擠入相機鏡頭裡留影,打算將遺憾留給下一次故地重遊再來圓滿。
我們找了一家名為地中海的餐廳Ceru,然而它的菜單幾乎都是異國的食物名,我們只能從料理材料與描述勉強猜測內容。
(「Cod又是什麼?」「鱈魚。」「我的天,妳怎麼都知道?」「小時候看迪士尼小飛俠彼得潘裡他們嘲笑虎克船長是隻大笨鱈魚所以我記得。」)
這是一波三折的用餐。香料炸魷魚與烤餅沾醬確實很美味,但是服務生將隔壁桌的冷飯沙拉和嫩羊肩誤送到我們桌上,而對於我們點了什麼其實都不知道的我們不疑有他的就吃了。服務生在重複送上兩次炸魷魚時才發覺不對勁,最後我們取消了原先點的主餐,算成是我們改吃那道羊肩,而冷飯沙拉便是店家免費請我們的了。這真的不能怪我們,我們也點了一份炒飯,所以才誤以為那道沙拉是我們的!
晚上最後一個簡短的行程是去哈洛德百貨場勘退稅櫃檯,與巧克力茶葉和紀念品專區。哈洛德百貨內部有別於我對於百貨公司的印象,每層樓分了許多隔間,簡直就像是在走迷宮,我們抵達時距離閉館只剩半小時,避開了蜂擁人潮,快速找到退稅櫃檯的樓層(他們很貼心的在地上貼了路線),我們逛過兒童玩具專區,說真的帕丁頓熊和穿著制服的哈洛德小熊非常具有代表性令我猶豫,決定最後一天彈性購物日再回來決定是否買一隻送禮自用兩相儀。沿途經過一位服務員甚至向我們表現了一把撲克魔術,讓我們兩人各自抽卡後,重新洗牌,並翻出我所抽選出來的第一張牌,蓋上彈指,再次翻開時變成朋友抽的第二張牌。他沒要求我們購物或藉由魔術吸引客人駐足後加以攬客,只是純粹向路過的客人表演,愉悅的態度感染了我們的夜晚,心情也跟著愉快輕盈,如夜景裡金色絢麗的哈洛德百貨燈光閃閃發亮。
Day 4. Southwark
倫敦塔其實不只一個塔,它由許多塔樓與城牆組合而成,每一座塔樓都擁有各自的名字:例如最中央的白塔與血腥塔、叛逆者之門等等。這裡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伊麗莎白的母親安妮.博林在此被加冕為后,然而三年後,被亨利冠以通姦罪名從水門叛逆者之門押送回倫敦塔,審判後斬首處決。這裡除了皇家住所,還擔任監獄,葬送多少貴族的青春與生命。其中最悲劇的故事還有兩位小王子,他們的父親(如果沒記錯是愛德華七世?)過世後,叔父登基為王,將時值九歲與十二歲的兩位小王子帶入倫敦塔,宣稱他們是哥哥不合法的私生子,無法繼承王位,從此小王子們再也沒能活著出來,消失在古堡深處。沒有確切證據證明他們被叔父謀殺,但後世人們在其中一座塔樓的樓梯下挖出兩名幼童的神龕,推測就是兩位小王子的。
倫敦塔曾經還養育著各種皇家野獸,獅子、豹、豺狼、鴕鳥、蛇、狒狒、猴子、北極熊(對,親愛的,北極熊。牠被綁繩放養在泰晤士河抓魚!我自己到現在也還是難以置信!)……而且多數動物呈現放養,終於在數起攻擊事件後,這些皇家動物們全數被送至倫敦動物園照顧,倫敦塔現在唯一放養的野生動物,只剩下象徵守護的黑鴉了。這些黑鴉被視作倫敦塔的精神守衛,古老傳說中,只要英格蘭境內還有黑鴉,英格蘭便永不淪陷,這也許是起源自凱爾特神話中可化身黑鴉的戰鬥三女神芭德布。
倫敦塔也展出歷代君主們的皇家珠寶與冠冕,包含維多利亞女王的冠冕。60克拉的鑽石!紅寶石、藍寶石、還有更多的碎鑽,何其奢華……總覺得每天早上都是雙腿虛軟的離開展場是我的錯覺嗎?
離開倫敦塔,隔壁便是泰晤士河,不遠處便是著名的倫敦地標,倫敦塔橋。數艘貨運船穿梭塔橋之下,來回游曳。南岸是倫敦的金融區,沿岸的建築現代而,該怎麼說?時尚?充滿設計感。然而在此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復古懷舊的角落,例如在南岸的波羅市集。叫賣著起司、麵包、蔬果、肉販、海產、異國料理的市集,其實與我們台灣的菜市場氣氛有些相似,然而更加空間明亮寬敞,雖然在鐵路的橋樑之下偶爾傳來震動。
我們嚐鮮了一顆蘇格蘭蛋,這是蘇格蘭的特色料理,水煮雞蛋剝完殼後在蛋白上沾上蛋汁裹上麵粉與肉泥,炸成一顆巨大的蛋,對半切開後便成是層次分明的肉泥、蛋白、糖心蛋黃,攤主們是兩位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年輕姑娘,她說因為快收攤蛋已經冷了所以算我們便宜一英鎊,原價4.95英鎊只算我們3.95英鎊。
在裝飾著鹿角與鹿的頭骨的鹿肉攤對面(「Venison是什麼?」「鹿肉。」「為什麼妳會知道這種單字!」「我無聊時喜歡看國外的料理節目啊。」),是據說是一家很受歡迎的生蠔吧,一顆生蠔2.5英鎊,五顆只算10英鎊,相當買四送一。攤販小哥俐落熟練不斷切牡蠣,還吐舌頭扮鬼臉好與客人們合照,或與排隊等待的客人閒聊家常。和我一起旅行的友人嘗試了兩顆,新鮮美味。
趁著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快步走去與金鹿號合影,這是伊麗莎白時期(十六世紀)的大型帆船,其實是一艘海盜船,海盜船主德瑞克將劫掠得來的財富獻給女王,因此被封為德瑞克爵士。
金鹿號之後,我們本抱持著會鎩羽而歸的期待去已經瀕臨閉館時間的莎翁環球劇場。理所當然我們錯過最後博物館參館的機會,但是外牆的海報上宣傳了每天晚上都有露天劇場演出,今天的場次是《A Winter's Tale》,我們又驚又喜地詢問進去劇院櫃檯是否還有門票可買,櫃檯小哥還親切地為我們選了底層最後面可以靠牆的位子可以往後仰靠。
很不一樣的感受。有別於之前看過的劇院表演,也許是露天劇場的緣故,聲音並不集中而是四散,演員在舞台上並不一直面對觀眾,甚至打破我對於演員不可以背對觀眾的既定印象。他們的音樂特效幾乎只有一個簡單的鼓,但是在懷疑與嫉妒等陰暗內心戲時以微弱急促的鼓聲便營造出懸疑效果。舞台道具不複雜,卻充分利用,例如從地板的活板門中拿出收藏的珠寶,或是吊掛的野獸海報與落下的門框呈現被野獸吃掉的過程。演員有時甚至從舞台下觀眾群中邊喊臺詞邊登場,讓無論是坐在左方右方的觀眾也能全方位享受到演出。他們的演技精湛,當Herione王后假裝是一尊雕像時,我甚至開始懷疑那不是真人站在那裡。我們過了非常滿足的兩個半小時,演出結束後滿堂喝采,我唯一的抱怨只有木板長凳下的冷風吹得雙腿打顫,只得用羊毛披肩裹住膝蓋取暖,但演出而言,毫無挑剔之處。
雖然我們最後沒能去聖保羅教堂與薩瑟克教堂,但是莎翁劇場的演出是個意外的驚喜,親愛的,我同意妳的看法,這場表演絕對值回票價。
Day 5. Afternoon tea salon & Musical
這一天被我們命名為「文藝日」。行程最寬鬆與愜意的一日。行程是哈利波特書中著名場景: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他們當然並不是真的在月臺上,而是在車站內弄了一個HP周邊專賣店。
店門外土黃色的磚牆上鑲嵌了一個一半的推車,店員們甚至借學院圍巾和魔杖(學院顏色與魔杖款式任君挑選),幫妳在身後拉着圍巾,在喊出「跳」時再拋開,營造出飛行或是疾步通過路障時圍巾飄揚的畫面。店內一整牆的四學院周邊,圍巾毛巾手套帽子、鑰匙圈徽章筆記本書籤馬克杯背包等等等等……還有金探子與死神聖物標誌的項鍊手環耳環與墜飾,嘿美與多比的布偶,還有我這次最重要的是目標是!玻璃獸!這精美的小怪物可花了我35英鎊呢。店內還有客製化的入學通知信,含有臘印,如果搭配剛才的照片合購可以享有折扣。
帶著戰利品,我們到下一個地點,靠近攝政公園位於貝克街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博物館,我們得先去旁邊紀念品店面櫃檯購博物館參觀入場券,接著出來在隔壁門口排隊,門前的女僕或是警官制服的員工會借偵探帽與煙斗與客人合照。走進二樓可以參觀華麗的起居室與夏洛克的臥室。三樓是華生的臥室與豪特森太太的臥室,展示蠟像還原原著小說中的著名場景。這裡的所有茶具瓷器、壁爐與沙發桌椅家具、到夏洛克的顯微鏡放大鏡煙斗等偵探器具、動植物標本、華生醫生書桌上的瓶瓶罐罐藥物、牆上的油畫,全部!都是!一百年歷史的維多利亞時期古董!精緻的美麗細節,帶妳走入柯南.道爾筆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世界。
我們短暫返回帕丁頓車站,將早上的購物袋全數放置飯店內,便匆匆趕去皮卡迪利圓環附近吃預定的Fortnum & Mason下午茶。親愛的,來到英國,怎能不體驗一下標準的英式下午茶呢?F&M的茶擁有一兩百年的歷史,親愛的妳還記得我們大學在臺南時最喜歡的那家下午茶店公主茶園?他們使用的茶就是F&M的。幾年前去挪威時在倫敦轉機時便在免稅商店買了一罐F&M的經典茶款Royal Blend喝到現在剛好見底,甚至因此推了同期的同事入茶坑,她也央求我這次也幫她買兩罐回來。而和我旅行的朋友也是初次嘗試F&M茶,點了我所推薦的Royal Blend,也徹底愛上了這介於早餐茶與伯爵的混合茶,口感沒早餐茶的厚重,又有帶著伯爵紅茶的順滑。我則點了另一款經典茶Queen Anne,比Royal Blend更溫合輕盈,帶點柑橘檸檬還是薄荷的清涼口感,比起Royal Brend更適合加上鮮奶沖泡成奶茶,溫順極致。
三層下午茶點心由上到下分別是小蛋糕們、司康、三明治。司康的鮮奶油還有果醬絕搭!草莓果醬濃稠綿密且幾乎是流動的膠質,而非凝固的固體!檸檬果醬也酸貼比例洽到好處,酸中帶甜卻又甜而不膩。就連原先對司康保持懷疑的朋友也不禁臣服於美味發出連連讚嘆。坦白說,親愛的,我挺後悔沒買幾罐果醬回家呢。
茶與點心都是吃到飽,可以無限續壺與續盤。精美的瓷器茶具與現場鋼琴演奏,令我有種下午的時光在此永恆的錯覺。當然,永遠的茶會這種事只會出現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裡,快要五點時我們還是拖著飽足的身體來到Gound Floor的店面購買F&M的茶葉。當然店內不只販賣茶葉茶包,還販賣精美瓷器茶具組(茶壺、茶杯、茶盤、茶匙、濾茶器、奶罐、糖罐等等等等)、各種造型與口味的巧克力、太妃糖、土耳其軟糖、果醬……更別提還有各種口味的茶,琳琅滿目。
(一樓的耶誕專區更是閃閃發亮的夢幻,透明雪花吊球、用松果和羽毛做成的小松鼠小老鼠小貓頭鷹小狐狸動物裝飾,噴上亮粉與金漆的鹿角、士兵造型的胡桃鉗木雕人偶……認真的?距離十二月還有足足兩個月呢!)
我們扛著提袋,直奔今日最後的壓軸,萊賽姆劇院的獅子王音樂劇。劇場其實不大,三層樓的包廂至天花板都泛著歷史,十九世紀的貴族們也是如我們這般坐在這裡,享受藝術嗎?
開場便是震撼。高亢嘹亮的吶喊,隨著舞台上緩緩升起的紅色太陽拔高,在左右兩側三樓包廂出現第二與第三聲山羊的附和呼喊,接著身上道具精巧的長頸鹿與蹬羚們、犀牛、大象、與揮舞著鳥兒風箏的演員們紛紛合唱,穿越觀眾席兩側走道,踏上舞台朝聖。那畫面豐富卻不凌亂,具有穿透靈魂的莊嚴神聖,頓時使我熱淚盈眶。
若要一一描述獅子王每一幕的表演,大概這遊記也描述不完。剩下的內容就留給親愛的妳自行回味,人一生若來一次倫敦或紐約百老匯,絕對不能錯過獅子王。
Day 6. HP golden tour
中午十二點貝克街,華納兄弟的哈利波特片場Golden tour發車,我們提早抵達確認了集合地點後,剩餘一個多小時決定去附近的攝政公園走走。攝政公園跟海德公園一樣,池塘邊鳥類悠哉群聚。公園中央有個安皇后的花園,但是不像一般我對於花園的印象,這裡的花園並沒有那麼的……人工?不是花團錦簇群花爭豔的那種,而是很自然、像是自家種菜的菜園那樣,亂中有序序中有亂,沒有制式化的花壇區隔分類,然而卻讓人放鬆與舒服。我們繞過一個噴水池,坐在長凳上的老夫妻幫我們合照,還詢問我們是否來自日本。(他們似乎都認為很有禮貌的亞洲人十之八九都是來自日本?)親愛的,我不知該怎麼形容,但我很喜歡這裡的長凳,不是因為它們的造型,而是它們上頭都有塊小牌子,寫著紀念誰誰誰、生平幾年、或生前喜歡在這花園度過他或她的時光。坐在上頭時,我甚至有種時空交錯的錯覺,彷彿我與那幾十年前喜歡來這兒享受下午的老女士並肩坐在同一塊長凳上,一同分享這美好的倫敦陽光。
攝政公園其實不小,但是我們只挑精華小路徑,所以作為一個消磨一小時的小景點正好合適。最美麗的角落大概就是玫瑰園,不同顏色品種的玫瑰有著不同名字的立牌,各各都充滿詩意,例如花瓣邊緣粉紅漸層至靠近花蕊內緣粉嫩陽光淺黃的Britannia不列顛尼亞,那高貴美麗的顏色非常能代表英格蘭。
回到集合點,搭上雙層巴士,車上播放著的電影不是別的,正是哈利波特第二集消失的密室。車程大約一個小時多,抵達片場後得先經過安檢,穿越劫盜地圖迴廊,來到檢票口,旁邊是哈利的樓梯下櫥櫃房間可以合影。進入場內,工作人員會先播放有關製作HP電影的介紹小短片,畫面最後是飾演哈利、榮恩、妙麗的三位演員穿越霍格華茲大廳的大木門,螢幕拉起後的牆面,正是霍格華茲大廳的雙木門,進入大廳,展示霍格學院的四色制服與教授們的戲服,再接著,便是各種電影場景:佈滿畫像的樓梯牆面、石內卜的魔藥學教室、葛萊芬多寢室與交誼廳、鄧不利多教授的辦公室……除了告示牌解說這些場景道具設計的理念與靈感來源外,導覽的工作人員偶爾會解說電影製作時不為人知的一些小故事。親愛的,來這裡真的得把相機充飽電,否則拍不完照片呢。
靜態的場景外當然也有動態的,渾拼柳的機關,還有魁地奇的飛行掃帚,他們還有個魁地奇飛行體驗專區,當然不是真的飛行,而是讓我們穿著學院袍坐在模型掃帚上,播放影片模擬飛行與閃避障礙物過程,影片會錄影並拍照,購買回家做紀念。
礙於時間,我們沒能排隊嘗試奶油啤酒。即使我們努力掌控時間,仍覺得意猶未盡。然而這GoldenTour的專車接送是有指定班車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只能不捨地離開片場,結束這滿足童年想像力的一日。
Day 7. Cambridge
劍橋日。先是到維多利亞車站附近的Coach station買National Express長途巴士的票,十一點發車。
(「2 tickets to Cambridge, please.」「Oh, are you studying there?」「Unh...no.」「Ha, just joking.」)
買完票才十點,於是我們又再搜尋附近的小景點,維多利亞車站位於白金漢宮附近,於是我們慢步到我們西敏寺日沒時間去的西敏主座教堂(不是西敏寺,是另一間教堂),原以為需要門票參觀,然而抵達時教堂大門大開,警衛告訴我們裡頭正好開始彌撒,彌撒期間禁止拍照以免打擾彌撒,結束後再開放教堂內拍照,警衛說完又將教堂的門關上。我原有點緊張會趕不及回到公車站,幸好彌撒只進行半小時,剛好夠我們先安靜無聲的繞一圈觀看各祈禱間後拍幾張照再回去。彌撒過程主教(大概?我不知道他的神職階級該怎麼稱呼)穿著白袍綠垂肩,低沉的聲音念誦經文布道,慎重莊嚴肅穆虔誠,不像一般台灣基督教徒的聚會那麼狂熱激動,不知是否是天主教的彌撒風格與基督教不一樣。
我們準時搭上長途巴士,然而我失算的是(而妳也沒警告我!),倫敦到劍橋的時間居然要花費兩小時半!抵達劍橋吃完午餐已經接近四點,而我們是晚上八點四十五分的回程票,只能跑百米加緊腳步尋找我們的劍橋景點。
三一學院前的牛頓蘋果樹其實不難找,蘋果樹並不高大,甚至只有一個人高,枝幹不盈一握,這當然不是砸中牛頓腦袋的那棵,而是從原株移植的樹苗。我們原本想穿越三一學院前往嘆息橋,然而現在是劍橋開學前夕,學生們搬入宿舍的開學前一週,許多學院不對外開放,我們只好遺憾的在最後開放時間奔去皇后學院旁的數學橋賭賭看運氣。Goople map帶我們穿越小巷與校舍小門,宛如迷宮暗道,神奇地帶我們走到數學橋。數學橋最早以數學幾何計算出力學,使得全橋不用釘子便能穩立於康河之上,然而後來整建時還是以釘子加以穩固留下痕跡,但是依舊能從它木頭的結構線條中看出它數學的幾何之美。我們在數學橋附近,找到一處撐篙船的小碼頭,沒錯就是《再別康橋》的尋夢撐一枝長篙,不免俗的來學一下徐志摩的風雅,報名了英文稱之Punting的撐篙船導覽。
(「Are you two students?」替我們報名的大叔鬍子捲成左右兩個可愛的小彎翹。
「Oh, no. We aren't students anymore.」
「Well, you can be students today.」然後大叔愉悅地替我們勾選了學生優惠票價。他真的很可愛對吧!)
我們的撐篙船夫是個年輕的金髮小帥哥(賈斯伯)沿河講解經過的各學院與橋樑的奇聞軼事:國王學院經歷了英格蘭六任國王建成,耗資最貴;克萊爾學院的創辦者克萊爾女士立志要嫁給有錢人,她二十幾歲時便以結過三次婚姻,三任丈夫都是有錢人,死後都留給她一筆財富,於是她成為英格蘭當時最有錢的女人並出資建校;皇后學院宿舍由該學院學生投票要復古風還是現代風,結果他們投了現代風,建築設計者是牛津畢業的,被其他劍橋學生唾棄嫌棄為最醜宿舍;聖約翰學院與聖三一學院敵對,所以聖約翰學院大門上的老鷹雕像臉撇向一側,不去看面前的聖三一學院,以示鄙視;寫《魔戒》的托爾金與寫《納尼亞傳奇》的C.S.路易斯在時常約在劍橋的酒吧閒聊;查爾斯王子是劍橋歷年來最低錄取成績,事實上他得請母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寫信關切才能入學……
康河撐篙的折返點便是嘆息橋,嘆息橋的迎客面被稱為美麗的那面,背面是醜面(The ugly side,這不是我,是撐篙小哥自己這麼說的!),因為出資建造時資金不足,為了省錢,只將客人會看到的那面裝飾與雕刻。嘆息橋的取名來自維多利亞女王,「這讓我想起了威尼斯的嘆息橋。」但其實女王從未去過威尼斯也沒見過水都的嘆息橋,劍橋的嘆息橋與威尼斯的相比可差地遠了,她只是憑她對人歌讚頌嘆息橋的想像力揣測於劍橋的嘆息橋上,而後世卻為之驕傲。
傍晚五點的夕陽如徐志摩的詩句在垂柳上灑上新娘的金紗,綠頭鴨們在我們四周悠遊,康河撐篙時間約四十分鐘,卻能一次飽覽所有學院與最著名的數學橋嘆息橋。親愛的,如果妳當時也沒空進入所有學院參觀,至少也得搭一次撐篙船,將所有劍橋重點行程一次打包。
Day 8. Oxford
接續昨天的大學城主題,今天則是牛津日。我們運氣很好,在帕丁頓車站茫然尋找火車購票櫃檯時直接抓住一個站務人員詢問去牛津的火車票該怎麼走,站務人員爽快地說「Here!」便拿出他的購票機替我們打印出去牛津的來回票,直接指示我們在第十月臺候車,而第十月臺的入票口就在我們身後,更幸運的是,剛好便有一班車在五分鐘內即將發車。去牛津的路程只花費我們一小時,和昨日去劍橋的狼狽步調完全不同,抵達牛津時甚至還未中午,還有餘力先參觀景點再尋覓午餐。
卡爾法克斯塔鐘樓一如其名,非常沒有記憶點。反倒旁邊的牛津市政廳,一排復古美麗的牆面還值得駐足。沿著市政廳轉進基督學院,迎面便是一座宛如哈比村的戰爭紀念花園,繞過花園便是進入學院的買票口,延著導覽路線,走過城堡古牆與大型階梯,宛如哈利波特的霍格華茲城堡,而學生用餐的大廳正是哈利波特在牛津拍攝的場景之一,學院長桌、左右兩側的壁爐、四面滿牆歷屆在此畢業的英國首相肖像、創辦人亨利八世與伊麗莎白一世的肖像、伊麗莎白二世的半身雕像……親愛的,去過HP片場後我更有感觸,眼前的畫面只差飄在空中的蠟燭、可以看見天空的透明天花板,便真的還原電影霍格華茲大廳的場景了。
繞過校園,彷彿處處都可以感覺到哈利榮恩妙麗走過校園的影子。然而在牛津的校園除了誕生了哈利波特電影外,親愛的妳也別忘了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童書也在此誕生,那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數學家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向當時牛津大學校長的女兒愛麗絲說了一個以她為主角的荒誕故事,最後他將故事寫下,以筆名路易斯.卡羅出版,據說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因此吩咐「這人之後的新書也給我一份」,結果下一本女王得到的書卻是一本講解數學幾何學的教科書,很好笑吧!離開基督學院,斜對面便是一家愛麗絲專賣店,裡頭販賣小說知名插畫的周邊商品,也有少數迪士尼版本的愛麗絲周邊。他們也販賣著一些手工原創愛麗絲手工藝品,以及包裝著「吃我!」的餅乾罐果醬罐、「喝我!」的茶包組、或「聞我!」的香水瓶,呼應愛麗絲書中吃下變大變小的點心橋段。
我們走進Covered Market看看市集,這裡的肉攤販賣著鴿子雉雞或兔肉等少見的肉品。嘗試了一些小點心與午餐後,我們繼續前往另一個哈利波特著名的拍攝景點,博德利圖書館。然而圖書館不對外開放,裡頭收藏的古籍太過珍貴,需要另外申請審核才能進入。我們只好在圓形造型的圖書館繞一圈拍照,將無盡想像留在神秘而古老的圖書館內。
不幸的是,我們的好運似乎在早上透支了,回程的火車被取消,我們驚惶詢問站務人員是否還有其他班車,站務人員指示我們搭乘下一班到Didcot再從Didcot轉乘至倫敦帕丁頓。幸好Didcot的站務人員們都很親切指引我們正確的月臺與下一班發車時間,才結束這驚險的一夜。
Day 9. Buckingham Palac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預留的彈性日,我們早上預計補完白金漢宮的內部展覽,下午補完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接著哈洛德百貨與F&M最後的伴手禮採購。
親愛的,當我們直奔白金漢宮時,我差點而沒被擠滿廣場的人群嚇到,八成是來看衛兵交接儀式的,但是我們不打算花時間等待,衝去購買參觀皇家畫廊、國事廳、與皇家馬廄的三合一Royal Day Out套票,然而票務人員說套票已經賣完了,只能分開單買,其實單買也只多1.5英鎊而已,考量時間,我們決定只買了畫展與國事廳的門票。
畫廳展出的某任王儲南下印度孟買等大英帝國殖民地時受贈或購買的珍品,鑲嵌珠寶的匕首、精美的手抄波斯文詩歌、刺繡繪畫……紀錄了他南下的旅程。甚至還有其他王室接見印度政府代表的合照,維多利亞的日記上練習著印度僕人教她的印度語,就是《女王與知己》那部電影裡的阿卜杜勒,劇本靈感取自於此。
原以為畫廳展示的異國風情藝術品已經夠讓人驚艷,然而踏入國事廳才感受到,究竟大英帝國的王室歷史有多豐厚。三個接待廳、舞廳、晚宴廳的牆上掛滿一幅又一幅比真人比例的王室成員畫像,還有歷代王室蒐集的名畫,包含維梅爾的《練習鍵琴的女子》、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蒐集的大理石雕像、碩果僅存的瓷器、燒瓷工法如今已失傳的馬賽克拼貼櫥櫃……無不展現出大英帝國王室的高貴深厚的底蘊,令人敬畏。
展覽路線結束便是花園,旁邊有個咖啡廳,於是,我們就在白金漢宮吃司康午茶當午餐。(對,親愛的,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就在女王住的白金漢宮裡吃午茶!)吃完後又是另一個補遺行程,V&A博物館。其實模式跟大英博物館的雷同,但是V&A博物館更狂的是,它把異國的建築本體也整個拆回來了,例如樓梯、門框、梁柱、橋樑……印度教神像與佛教佛像、中國皇帝的黃袍(不要問我怎麼拿到龍袍的,親愛的,我也跟妳一樣目瞪口呆)、伊斯蘭瓷器與刺繡地毯、還有歐洲文藝復興的雕像、洛可可茶具組、瓷器與珠寶以及銀器金器十字架燭台酒杯餐盤、再來就是更多的銀器、教堂彩色玻璃、以及更多銀器。除此之外也展示不少不同時期的流行服飾,例如仕女的日常服與晚禮服等等。展品太多,我們依舊無法逛完所有展示,回過神來便已經是閉館時間了,只能再次審美麻痺地離開博物館。
然而我們忘了週日哈洛德與F&M只營業到下午六點,原本要買最後的伴手禮只好等明日在機場買了。我們保持著最後衝刺的希望,嘗試最後一個未完成的遺憾行程——夏洛克.福爾摩斯酒吧吃晚餐,而這一次總算讓我們排到現場空位了!SH酒吧分兩個用餐房間,一個是柯南.道爾房間,一個是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房間。另外擺設一個不開放進入純欣賞拍照的小客廳,和貝克街221B的博物館一樣,還原夏洛克的小客廳。我們在此享用我們倫敦之旅最後的晚餐,也算是將所有行程目標都完美達成了。
Day 10 & 11. Depart
旅行似乎就是這麼一回事,在妳習慣了一個城市的步調後就要與之別離。縱使不情願回台灣面對收假與工作,也得打包行李結束這趟11天英倫自由行。英國的倫敦原比我想像的親切禮貌與民族融合,它富含古蹟、歷史與藝術,作為自由行很適合初學者嘗試規劃。下次有機會再訪話,應該會去巴斯和巨石陣其他郊區看看吧,或是挑選其他音樂劇或莎翁戲劇演出。希望趨時大笨鐘已經整修好,圓滿這次的遺憾。
——親愛的,寫完這封信後我終於想到要怎麼形容倫敦給我的奇異感覺了。倫敦是一個充滿幽靈的城市,不,不是說它充滿鬧鬼的陰鬱詭譎恐怖氣氛,而是說,妳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充滿中世紀以來到十八十九世紀的古老靈魂們與妳共同「活」在同一個城市裡,妳與他們在海德花園擦肩而過的散步、或鄰座欣賞莎士比亞的戲劇,或甚至在白金漢宮、西敏寺、倫敦塔時妳可以感受到英格蘭女王們靜靜坐在沙發與王座上注視遊客經過的強烈存在感。倫敦是古老的城市,但和台南的古蹟不同,這兒的古蹟仍活著,不只是說它們保存完好,而是至今它們能發揮作用,就拿西敏寺來說吧,它葬的不只是古人而已,現在與未來的名人也可能如同霍金那樣加入這偉大的歷史名單中,這些古蹟的故事並不是過去完成式,不,它們至今仍是進行式。它們的時光並沒有停止在過去,而是流動至現代,完美融入,也將持續流動至未來,活耀於時間長河之中,流傳下去……
To 28歲,from 27歲。
P.S.我正要封緘這封信的時候,剛好收到妳寄來的回信,說妳比預期晚了兩個月才收到這封信,不過當妳看到這個訊息時便已經收到信了,好像這提醒也派不上用途,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