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其實挺好找的,就在中山捷運站附近;餐點種類也很豐富,主餐義大利麵、早午餐、下午茶鬆餅和各類飲料應有盡有。這次個人點的是「普羅旺斯蔬菜雜燴佐水波蛋早午餐」,切成細丁的番茄、玉米、青椒甜椒炒培根和洋蔥,培根和洋蔥的熟度與蔬菜的生鮮口感正好,鹹鹹甜甜中略帶一點莎莎醬風格,搭配鬆軟的農夫麵包非常開胃,更別提沾著水波蛋的蛋黃汁,又別有一番濃郁的滋味。配菜還有沙拉水果和德式香腸,分量豐盛到會讓人感嘆「夠了!我真的撐不下了~!」的程度。至於點心,是大衍兒自製的手工餅乾喔喔喔!(幸福)
和大衍兒聊了很多坑,互相爆了各自不為人知的小設定,從扶搖歌到盧恩之子,一根鳥毛引發的血案還有這是一個成分不太正常的冒險者隊伍,最後還聊得太忘我差點錯過舞劇的開場。對不起大衍兒我好像不小心破壞了妳對拉米亞的美好想像www
以下,正文開始~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舞劇」的作品,楊麗萍的《孔雀》是我在電視上看到trailer後,好奇之下覺得「欸這舞台設計的還真華麗耶,還去看看說不定可以得到阿蘇卡靈感www」,於是就這麼視覺衝動的去ibon買票了。在這之前,我連楊麗萍是誰、這表演是在說什麼故事內容都不知道呢,也是事後看簡介說明才知道楊麗萍在民俗舞蹈上的成就,看看這妖豔的背影!真不敢相信楊麗萍已經有五十幾歲了!(爆)
楊麗萍,雲南大理白族人。
1986年創作並表演獨舞《雀之靈》,藉此一舉成名。
1994年憑藉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2003、2009年相繼編導並主演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雲南的響聲》大獲成功。
楊麗萍以「孔雀舞」聞名,其舞蹈風格多源於自然和真實的生活,擅長將舞蹈中原本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轉化為靜態,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中國大陸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從1979年的《孔雀公主》,到後來的《雀之靈》、《雀之戀》,再到如今的《孔雀》,楊麗萍一直對孔雀情有獨鍾。
「西方人熱愛天鵝,我們東方少數民族特別喜歡孔雀,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圖騰。既然上天給我舞蹈的才能,我就用它把孔雀的元素呈現在肢體中。」
戲服是很大的一個亮點,華麗的羽衣、尾屏上的眼紋,當然雌孔雀其實沒有尾屏的Bug在此就先忽略。捏成鳥喙與冠羽的手影,維妙維肖的還原孔雀的神態,時而柔若無骨似水波紋掀起層層漣漪。寬鬆飄逸的薄紗長裙,高高拉起裙角時展成開屏側影,旋轉時又似飄渺的飛仙,或是一縷輕煙,若有似無的空靈。
舞台的機關也很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序》裡,舞台中央的女子打開一個又一個的鳥籠釋放籠中鳥(我一直很好奇那鳥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訓練的還是機關鳥),忽然間,一個巨大的鳥籠從天而降,將舞台上的女子困在牢籠中......暗示著人們總是渴望自由、但是最終依舊無法掙脫出名為命運的牢籠。
劇情方面,其實不會太困難,對於初次接觸舞劇的觀眾都能大致了解。故事分成《春》《夏》《秋》《冬》四個章節,分別代表生命的不同階段與轉折,孔雀薩朵與嘎雅相戀、卻被烏鴉路斑的嫉妒,三者交錯的迷戀與迷失,藉此探討生命、愛與美的關係。
以下摘自手冊簡介:
【序】
對自由的嚮往,是生命本真的追求。人們試圖衝破有形無形的樊籠,但又有誰,可以逃脫天地自然的堅實樊籠?
春夏秋冬,迴圈往返,周而復始。只有時間,旋轉著亙古不變的節奏,見證著生命的悲歡,記錄著永恆的瞬間......
舞臺,鳥籠。人,一個一個打開鳥籠,放出籠中鳥,正在此時,空中忽然降下一個巨大的鳥籠,把她罩在了籠中......
第一幕【春】
《創世》、《孕育》、《蛻變》、《雀之靈》
蕨草的嫩芽拱破泥土,藤蔓伸展著攀上榕樹,野花在森林中含苞欲放,萬物在春雨中悄然復蘇......
春是生命最初的萌動,春是萬物的起始,春是孕育希望的時節,春是造物與生命激情的共舞。
春天,是四季的開始。接納,是覺悟的開始......
當神靈撒出一把綠葉,時間開始轉動,萬物生靈進入孕育萌發的春。大地從寂靜的沉睡中醒來,自然的懷抱裡孕育著鮮活的生命。孔雀薩朵在晨靄中誕生、蛻變,展現著生命的美好與神奇。
第二幕【夏】
《炫傲》、《雀之林Ⅰ》、《雀之戀》、《雀之林Ⅱ》、《選擇》、《顯威》
繁花似錦的世界,怒放的生命。狂歡的生靈盡情享受夏的紛繁絢麗,愛情伴隨仲夏的流螢悄然來臨,生命的讚歌在森林裡縱情的唱響......夏是豐盛濃郁的宴席,夏是青春浪漫的歡娛,夏是鬱鬱勃發的躁動,夏是山雨欲來前隱匿於天邊的雷聲。在夏天的繁茂中,我們一眼就認出了彼此,羽翼間的安寧和喜悅,既是你的愛慕,也是我的迷戀。
神靈緩緩的撒出花瓣,時光進入繁茂的夏天。
烏鴉路斑在自己的籠中起舞,漂亮而驕傲,似乎他才是萬物的主宰。
孔雀們在路斑炫傲之時來到森林中,美麗而潔淨,孔雀們在林中嬉戲,盡情舞蹈,用曼妙的舞姿讚美生命與自然美好。嘎雅、薩朵在這裡不期而遇,一見鍾情,他們翩翩起舞,互訴愛慕。
烏鴉路斑被孔雀們美麗的羽衣深深吸引,他看見孔雀中最美的薩朵,愛上她的美麗與純潔。看到嘎雅與薩朵的纏綿,讓烏鴉路斑的心中充滿羨慕和嫉妒。他與薩朵和嘎雅糾纏著,展開了一場迷戀和選擇的對峙。
然而,薩朵和嘎雅之間的愛,讓路斑充滿了挫敗,他失去了原有的驕傲,開始懷疑自己,轉而羨慕和迷戀嘎雅華麗的羽衣。
貪執和迷戀化為佔有的慾望,黑暗的火焰點燃了路斑的憤怒。為了得到嘎雅的羽衣和薩朵的愛戀,路斑喚來了同伴助威,將薩朵引誘進籠中。
第三幕【秋】
《陰陽》、《錯愛》、《哀鳴Ⅰ》、《哀鳴Ⅱ》、《蕭瑟》
衰敗總是開始在繁華的巔峰,時光見證了生命的悲欣交集......
秋是收穫豐碩的季節,秋是萬物衰落的開始,秋是生命輝煌的獻祭,秋是命運不堪承受卻無法逃離的蒼涼與傷痛。
在夏天盛開的,在秋天衰落。乘著風上升的,會隨雨降下。因著夢前行的,需被愛喚醒。美好與覆滅有時就在頃刻之間,無常,無奈,充滿了各種不測。
神靈曉知一切的發生,卻並不阻止,把命運交給了他們自己。一把枯葉撒落,秋天在永不止息的時光中來臨......
孔雀嘎雅無法救出現身籠中的薩朵,萬分悲痛,他懇求烏鴉路斑還給薩朵自由。路斑提議讓嘎雅用他華麗的羽衣作為交換。嘎雅幾經掙扎,終於決定用自己的羽衣來換取愛人的自由。
路斑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孔雀的羽衣,卻發現即便擁有了華麗的羽衣也換不來薩朵的愛慕,那樣的美並不適合他。他既不可能成為孔雀,也失去了最初的自己。到手的,卻是迷失和沮喪。
第四幕【冬】
《白羽》、《雀之殤》、《與神共舞》、《涅槃》
飛鳥消逝在灰色的天空,湖水沉默於蕭瑟的寒冬,生命在風中與神靈共舞,覺知的靈魂在雪花中平靜的穿越生死之門......
冬是繁華消散後的空寂,冬是塵埃落定時的靜思,冬是悲歡中開啟的智慧,冬是離去時留給世界的一個沉默微笑。
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自然與生命一直遵循著特定的規律流轉,世間萬物盛極而衰,衰極而盛,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薩朵獲得了自由,但是嘎雅卻付出了生命,悲歌在吟唱,萬物為之動容。
林中生靈的蕭聲,喚醒悲痛中的孔雀,親歷愛恨情仇與生命無常的薩朵,與神靈對話,從而覺察生命的真相,了知愛的真意,化解了悲痛與仇恨,歸於寧靜,在象徵生命的最後階段的冬天,她一層層褪去了束縛自己靈魂的華麗羽衣,平靜的走過這個世界。
個人最喜歡的片段還是楊麗萍solo的《雀之靈》,一時之間都找不到可以用什麼文字來形容這優雅唯美的舞姿,裙擺飛揚旋轉,折起魚尾的波紋,用層層花瓣形容似乎不夠創新貼切也不夠飄逸,縹緲的煙霧、蝴蝶、蘭花、月光、薄紗、螺旋、蟬翼、透光的羽毛、荷葉波紋、白色漣漪、雪白的弗朗明戈......直到現在那美麗如飛仙的畫面依舊深深的烙印在眼眸底,真希望那雪白的倩影能一直旋轉下去。
至於飾演《時間》的彩旗是楊麗萍的外甥女,十六歲,同為雲南白族,全場雖然戲分不多,但在舞台旁原地旋轉了兩個半小時中場不休息,直到劇終才嘎然停止,謝幕時獲得了比主角們還更響亮的掌聲,是個可愛的小亮點。假以時日她也能成為和楊麗萍一樣能感動人心的舞者吧,期待有那麼一天的到來。
回程的火車路上還遇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兩眼發亮的看著我手中的手冊,興奮的問我「請問妳是去看楊麗萍的《孔雀》嗎?能不能借我看一下妳的手冊!」聊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這位媽媽也是舞蹈老師,非常想去看楊麗萍的《孔雀》,可惜家裡有小孩時間無法配合,於是只好愉快的和她分享一下今天看完表演的心得,算是今天有趣的小緣份了~
最後就放個《雀之靈》來收官吧,希望還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類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