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迪士尼的真人童話什麼時候才能學會開頭不要用旁白?變成前情提要一語帶過設定,無法入戲。說真的用旁白解說的部分完全可以直接用演戲與對話的方式展現出來,用旁白省時間以外無法讓我感受到其他優點。
我個人其實不很喜歡在電影裡加旁白,不過如果把旁白改成是角色的獨白那反而可以接受。
然後劇情和人物改編的部分,10分我給7.5分。
先說貝兒,套用我妹的話:「淦這是我看過迪士尼最高智商的女主角!至少她知道不可以隨便嫁給第一眼就看到的男人。」
可以感覺得到艾瑪華生很努力擺脫妙麗的形象,但在這部戲裡她還無法融入貝兒。也許是貝兒和妙麗一樣都是書蟲,加上魔法與城堡的背景,確實讓人有種妙麗穿越到法國穿著貝兒藍裙子的錯覺。套用老爺的劇透,就是忘了帶魔杖出門的妙麗。
誠心而論,其實艾瑪的造型很還原動畫裡的貝兒,然而最大的令人遺憾之處,或許就是「太還原了」。許多貝兒的歌曲部分感覺就與動畫原聲帶及畫面一模一樣,就連被加斯頓求婚後的獨唱動作……把毛巾披到頭上和動畫如出一轍,非常的……僵硬、不自然、死背著劇本唸台詞似地照本宣科。
經典與了無新意是把雙面刃。把經典動畫改編成真人電影的難題向來就在拿捏這難題,不過不得不說,Be our guest 晚餐歌舞宴和Beauty and the Beast舞會兩段改編的非常完美,然而相較之下開頭的Belle就有些薄弱。在市集裡買東買西晃來晃去的貝兒沒有完全凸顯沉浸書本世界的奇異女孩,縱使全村的人都說她怪,也感受不到她哪裡怪。
再來就是野獸。這點也是我最大困惑之處。
電影裡與動畫裡的野獸設定有些微調:在電影原著裡,野獸就一個被寵壞驕慣成傲慢無理的貴族之子,只懂享樂不愛讀書可說是目不識丁;而電影裡野獸身為貴族之子受過高等教育,只是因為母親死後被冷酷無情的父親影響下也逐漸變成自私自利的暴君。我不確定哪一種比較符合邏輯。
如果是前者似乎比較能凸顯「野獸」的形象(不文明/粗魯野蠻/毫無教養),可仔細一想,貝兒之所以討厭加斯頓並與其他村民格格不入的原因就是因為嫌棄他們目不識丁,那麼野獸又和他們哪裡不同?
但如果是後者似乎也比較符合真實設定,畢竟身為貴族怎麼可能真的沒讀過書,然而「其實他小時候也是個非常愛母親的可愛的小紳士,直到母親死後被冷酷的父親教養下才變成這個樣子」真的……給人濃濃HP同人史萊哲林純血種貴族的既視感啊……(ry
我無法決定到底是動畫裡沒文學教養的野獸逐漸在貝兒的薰陶下學習文明的設定比較有劇情張力,還是電影裡在野獸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一個紳士之心的設定比較合理。我妹的說法是,如果能呈現出「其實受過高等教育,但隨著詛咒獸化也逐漸遺失人性,忘了那些文明,在貝兒的影響下慢慢想起那些文學知識」或許是最合情合理的……但這樣呈現大概又要拉長片長吧。
此外,雖然片中茶壺太太有解釋王子與父母的過去與影響,也企圖用「你不能用父親來評價孩子」(又是HP既視感ry)和被劃破的肖像埋了這伏筆,但卻只有在野獸的夢裡不到30秒歌唱帶過,沒有用劇情展現到底他老爹是怎樣的冰冷無情的人渣法?就和片頭旁白帶過一樣讓人毫無頭緒。
另一個困惑的點就是貝兒母親的支線任務設定。我說支線真的就跟遊戲支線任務一樣,刪去了不影響主線劇情,多了就蒐集些幕後彩蛋,但說真的我寧可編劇把解釋貝兒為何沒有母親的時間分配給片頭王子被女巫詛咒或中間王子跟父親相處的回憶片段。
雖然編劇埋了貝兒母親風車音樂盒的伏筆,但感覺沒有發揮最大作用,我一直以為最後還會撿回來之類。
有女巫/阿嘉莎的身份伏筆,要不是老妹提醒我我還真忘了加斯頓有提到阿嘉莎是個乞女。
不過還是有很多原創的小細節我很喜歡。除了新增的歌曲、還有每片花瓣掉落城堡就會傾塌一點僕人們也會變得更「家具化」的設定、還有盧米亞跟雞毛攤子(?)女僕小姐的調情、盧米亞自作主張完全不甩葛士華管家的命令互相鬥嘴……對啦美女與野獸裡我就喜歡盧米亞啦怎樣(#。
然後萊富你真愛其實是加斯頓對吧?(#
總之就改編經典而言,美女與野獸相當還原原作動畫,但人設微調的部分又令人困惑,如果能再強調玫瑰/愛、凋零/犧牲的隱喻也許會更好,不過這部分也只能讓觀眾自行領悟就是了。
如果每個童話都有黑暗面,那《美女與野獸》絕對可以放大成長、痛苦與囚禁與傷害、愛與犧牲等等殘酷的面向。
成長便是失去自由。貝兒從童年幻想,進入到被詛咒的城堡裡成了野獸的人質,象徵被現實束縛。而若每一個生命都擁有一顆跳動的心,那便是倒數著愛情的玫瑰,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凋零。在有限的人生中尋覓等待甚至學會愛情。
(如果城堡是活的→那麼玫瑰就是城堡的心臟→心臟的搏動=時鍾的鍾擺→詛咒的倒數=凋零的花瓣→玫瑰花每凋零一片城堡城堡就死去一點點,玫瑰凋零城堡死去詛咒再也無法破解……)
或者用獵奇化的寫法,女巫取出王子的心臟成了城堡的……維持魔咒的「電池」,於是失去心的王子變成了野獸,空蕩蕩的胸腔成了玻璃罩,等待一朵玫瑰填補愛情……
然而想要真正打破魔咒,反而需要讓玫瑰凋零。野獸必須犧牲讓自己恢復原狀的可能性放貝兒自由,才能真正了解愛情:愛情是付出不是索求。唯有成全貝兒,他才能真正得到貝兒的愛。這也是玻璃罩與玫瑰的象徵含義:你無法囚禁愛情。愛情必須是自由的。
野獸最後釋放了貝兒,而女巫在解除詛咒的同時,也消除了罩住玫瑰的玻璃罩。讓野獸從魔咒下重獲自由。